登录 注册
浏览:343 评论:0

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身影 让我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全部选择了医学相关专业——我眼中的抗疫
1楼
【编者按】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决心,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条。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抗击疫情成为举国上下心之所向,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见证者。两年多来,首医学子作为新时代的医学青年,或挺身而出,志愿服务;或坚守临床一线,勇担重任;或自觉自律,以身作则,共同为防疫抗疫做出自己的最大努力,贡献青春力量,彰显了首医学子的专业素养和家国情怀。

高考填报志愿在即,你是否也想身披白衣战甲,成为一名神圣的医学卫士?你是否也想贡献一己之力,挽救更多生命?那么,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为何在填报志愿时选择医学相关专业,他们眼中的抗疫是什么样的……

“新闻报道中忙碌的医务人员、逆行的志愿者等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身影,给正处于人生规划阶段的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让我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全部选择了医学相关专业,我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去救死扶伤,去扶伤济世。”

——王懿萱 基础医学院2020级长学制临床医学1班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在面对抗击疫情这场持久战中,我的心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2020年初,疫情的暴发打乱了当时所有人的生活节奏,也包括正值高三的我。对陌生病毒的恐惧和学业的压力,让当年18岁的我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但即使课业再繁重,我也利用一切空隙时间关注疫情的实时消息。新闻报道中忙碌的医务人员、逆行的志愿者等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身影,给正处于人生规划阶段的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让我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全部选择了医学相关专业,我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去救死扶伤,去扶伤济世。



如今的我,已经如愿成为一名医学生,随着眼界的开阔,对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2020年3月16日,中国军事科学院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Ⅰ期临床试验正式获批,公开招募志愿者,分组接种疫苗。这是全球首次新冠疫苗临床试验,而此时距离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启动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工作仅仅过去50天。初次听闻这一消息,我并没有多大触动,而今接受了初步科研培训的我才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我国疫苗研发工作的“神速”。速度,饱含党中央对于人民健康的关切。

随着病毒的突变,我国也坚持不懈地推进加强针的注射。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5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8437.2万剂次。坚持,饱含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健康的守护。

假如采取与病毒共存的所谓“躺平”策略,医疗卫生资源将会面临严重挤兑的风险,有基础病的患者、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人群的身体健康将会受到威胁。因此党中央一再强调坚持“动态清零”政策不放松。近期北京和上海的疫情防控坚持这一政策,也看到了一定的成效。

作为医学青年,我认为我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与职业责任,因此参与了流调志愿者工作。每一通流调电话的沟通交流,实际上都是一次次医患沟通实践的演练。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在医学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得以付诸实践,同时疾控中心老师的示范则让我明晰地认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欠缺,这次经历为我今后的医学专业学习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加明确具体的改进方向。

“只有把人民团结起来,才能战胜疫情,也只有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才能把人民团结起来。通过志愿服务工作,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内涵。”

——丁雨菲 基础医学院2020级长学制临床2班

2022年的春天,注定不那么寻常。上海、北京先后突发疫情且形势严峻,政府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争取用最小的代价、以最快的速度阻断疫情传播。作为一名北京青年,作为一名首医学子,我第一时间报名参与了社区的志愿服务,并参加了学校团委组织协助的流调志愿工作。只有把人民团结起来,才能战胜疫情,也只有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才能把人民团结起来。通过志愿服务工作,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内涵。



第一个小故事是关于打电话的。环境阳性有传染可能性,也许对年纪大点的爷爷奶奶们来说有些难以理解,有一位老奶奶不明白为什么她比患者晚一天才去的密接地点,也被要求隔离,而且隔离时长从7天延迟到14天。于是她打电话给社区居委会、12345、疾控中心,能打的电话她都打了,就是想弄明白为什么十天前发生的密接,隔离时间却一再往后延长。后来,电话又拨到了我这里,其实时隔数日,我也不知道记得奶奶的名字,解释政策也不完全是我们的职责,但是那天我和她聊了二十分钟,远远超过一个流调电话需要的时长。通话过程中这位奶奶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并表示理解和接受了这样一种安排。没想到挂了电话以后,奶奶又特地发来短信表示感谢,表示她完全理解和支持政府的工作,只是前期担心药品、食物短缺的慌张让她无所适从。一个人如果一直沉浸在这种担忧和慌乱中,怎么可能泰然自若,所以在我看来,她就像我自己的奶奶一样,让我想要尽可能地帮助她。我想每一位志愿者都是希望尽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不正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吗?人是有感情的,只有人才能把政策中的温度诠释出来,让更多人民群众感受到国家的温暖。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物资发放的。在发菜的那天,场面一开始很混乱,一户一包的蔬菜包堆成小山,领菜发菜的人将现场围的水泄不通。这时,临危受命的“门长”们一声招呼,指挥先到的居民帮着把同自己一个单元的菜包都拎到单元门口,方便后到的居民能分散有序领菜。还有链家的工作人员和附近超市的工作人员,在外卖运力不足、快递不能到达的情况下,主动建群,将居民需要的物资送到小区门口,再由身着隔离服的志愿者按楼栋放在指定位置,保障了管控区居民生活有条不紊地进行。其实这种秩序的梳理维护只是基层自治的缩影,人民群众的支持则是秩序背后的最大动力。

还有太多值得称赞的人和事了,让我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疫情之下,身为医学生,我从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的身上学到了很多,更加深刻明白生命的珍贵,更深刻体会到人间的大爱。不论以后将从事何种职业,在国家和民众需要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多想想自己能做什么,以何种方式去守护人民、守护生命。

“真正投入到基层疫情防控工作之中,让我对疫情的认识不断具体全面,对党中央‘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有了更加的深刻,同时也为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将来的临床实践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方向。”

——郑珊 基础医学院202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4班

不知不觉,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了两年多时间,伴随我度过高考和志愿填报,甚至可以说影响了我一生最重要的抉择——成为一名医学生。

从刚开始懵懂无知的高中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担惊受怕,到如今成为一名大二的医学生,能够在基层疫情防控工作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两年来的成长之路也是难能可贵。也正是因为真正投入到基层疫情防控工作之中,让我对疫情的认识不断具体全面,对党中央“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有了更加的深刻,同时也为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将来的临床实践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方向。

无论看上去多么微不足道的惠民政策,放在十四亿人口身上,都是无可称量的重担。疫情当头,党和国家担下了这负重担,免费核酸、免费治愈、免费心理咨询……都在宣告着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或许,在风调雨顺时我们难以体会生长在中华大地的幸运,而置身危难时,才发现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前所未有的凸显,是党和国家给予了我们安居乐业的底气,放眼世界已是难得。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作为医学青年,此次疫情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在学好临床的基础上,还要掌握相应的公共卫生学科知识和应用实践能力。因为这不仅能提高我们的自我防护意识,救死扶伤的同时避免自我感染,也能提高我们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判断能力,更加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大面积扩散。除此之外,健康的体魄也是我们工作必不可少的硬件需求,我们不知道将来会面对怎样的工作环境,但如果需要我冲锋陷阵上一线,我希望我的身体素质足以支撑我的热情。

医学作为有着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的学科,要求从业者既有技术高度,又有人情温度。努力提升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毕竟医学的发展有我们难以突破的局限性,而人文关怀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作为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医生、医学生,在治愈患者的同时,思考如何安抚好恐慌的群众,也是我们需要钻研的课题,尤其需要对不同群体“量体裁衣”,选择合适的方式解决不同群体的问题,“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尽己之力敬重每一个生命,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你的肩膀

或许依旧稚嫩

你的内心

却前所未有的坚定

抗疫之路

青春之途

“医”起走过

感恩有你

幸好有你